不用天天蹲田埂,也能精准掌握虫害动态?如今,农田虫情测报系统正成为农业人的 “得力助手”,用科技手段破解虫害监测难题。这套集成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的设备,已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、蔬菜、果园等多种场景。
其核心工作逻辑藏着一套 “捕虫 - 分析 - 预警” 的智能流程。系统先利用害虫趋光性,通过特定光源诱捕褐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常见害虫,再经 85℃左右的远红外装置快速杀虫烘干,既保证虫体完整率不低于 95%,又避免化学污染。随后,2000W 高清摄像头拍摄虫体图像,经传送带平铺技术确保拍摄清晰,数据再通过 4G 或有线网络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。
AI 识别技术是系统的 “智慧大脑”。针对稻飞虱等毫米级小虫,系统能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,其中稻纵卷叶螟、二化螟的识别准确率可达 90% 以上,计数结果与人工统计的拟合度超 0.9。农户通过手机 APP 或电脑端,就能随时查看虫情种类、数量及变化趋势,还能接收阈值预警,提前做好防控准备。
相比传统人工巡查,这套系统的优势十分明显。它支持太阳能供电和雨虫分离设计,雨天也能正常工作,即便偏远农田也能实现 24 小时无人值守。在山东八五五农场等场景中,系统应用后不仅减少了人工巡查成本,还通过精准施药建议降低了农药使用量,助力作物产量提升。同时,内置的 GPS 定位功能还能实现设备追踪,降低管理风险。
从诱捕到预警的全流程自动化,让虫害防控从 “被动应对” 转向 “主动预防”。这套系统不仅为小农户节省了管理精力,也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,成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。
金叶新闻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