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代农业生产中,虫害监测已从传统人工巡查升级为科技护航。如今的农业害虫监测设备,通过光、电、AI 等技术融合,实现了虫害早发现、早预警,为绿色防控提供有力支撑。
基础诱捕设备:环保防控第一道防线诱捕器是应用广泛的监测工具,利用害虫的生物学习性实现精准捕获。性诱捕器通过释放信息素吸引特定雄虫,粘虫板则凭借黄绿色光谱诱捕蚜虫等害虫,天牛专用诱捕器则通过模拟栖息环境完成针对性监测。这类设备无需化学干预,对非目标生物无害,在水稻螟蛾、果蔬实蝇等虫害防治中效果显著,尤其适合家庭农场和小规模种植场景。
智能测报系统:数据驱动精准防控智能虫情测报灯代表了监测技术的进阶方向。设备采用不锈钢材质,集成光控、雨控功能,能自动完成诱虫、杀虫、拍照、数据上传全流程。其内置的 2000W 高清摄像机可捕捉虫体细节,AI 系统对稻纵卷叶螟、二化螟等害虫的识别准确率超过 90%,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,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远程查看。
针对稻飞虱等微小害虫,小虫体智能测报系统通过专一性光源和深度学习算法,将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5% 以上,在江苏、云南等地的田间试验中,其数据与人工计数的拟合度超过 0.9。太阳能供电版本则解决了偏远地区供电难题,配合防雷设计,可在极端天气下稳定运行。
技术赋能农业:从被动防治到主动预警这些设备的应用正在重塑虫害防控模式。北京部署的昆虫雷达可监测 20 千米范围内的迁飞害虫,将预警时效提前 1 周;吉林某县的太阳能测报系统能自动预警超阈值虫害,助力农户科学制定防治计划。数据显示,智能化监测可减少农药使用量,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转型。
从田间诱捕器到云端监测平台,农业害虫监测设备正通过科技力量,让虫害防控更精准、更环保,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提供坚实保障。
金叶新闻资讯